一名自闭症训练师首先要有一个认同理论才好去进行训练。那么就要对自闭症要在本质上做一个抽象的定义,才好着手去研究它。那么自闭症是什么呢?传统的自闭症定义是症状定义的,即某孩子符合自闭症量表上某些表现症状,人们就认为该孩子是自闭症了。那么这些表现症状有多少种呢?感兴趣的可以参考逐年更新的ABC/DSM量表。但所谓ABC/DSM量表正常人有没有这些所谓的表现呢?逐条看量表里的项目,然后分析,似乎正常人也是可以有的(如:机械性重复动作,正常人也会有不断抖腿,你说算不算机械性重复动作?)。那么对自闭症抽象定义就显得很重要,即使其可能不是真理,但仍然需要一个假设性的定义。
如果是按量表定义的自闭症,那么我们只需要有一些训练(比如:ABA,感统训练,丹佛),把量表上的行为训练没了,或者说训练出量表外的条件反射了,是不是孩子就没有自闭症了?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按照“自闭症是自我意识缺如。”这个定义出发,训练的目的就从训练孩子戒掉某种条件反射(家长或社会不喜欢的行为)到形成另一种条件反射(家长或社会喜欢的行为),变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和发展。我们认为有条件反射,是不代表有自我意识的。
那么自我意识的形成的这个目的一改变,我们就寻求着自我意识形成的环境模拟和广义教育的狭义化来对待自闭症孩子。
回到这个问题,普通孩子和自闭症孩子可以一起玩吗?客观上来说可以是可以,但主观去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样做可以让自闭症的自我意识萌芽或发展吗?从临床观察上来说,自闭症和已经有自我意识的正常孩子在一起“玩”是对其自我意识发展没有太大意义的。在自闭症和正常孩子们相处过程中,可能连条件反射都很难形成,更勿论发展出自我意识了。自闭症孩子在某意义上,连“玩”这个意思都不懂,我认为是因为其自我意识发展程度太低了。要让自闭症孩子懂“玩”,本身就是我们训练自闭症孩子的目的。自闭症干预

发表评论